一团火文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之所以这么说,这是从两个方面讲的。

第一是贾诩的所谋略之奇之准,颇有些算无遗策的感觉,其所谋影响之巨,无愧于第一谋士之称。

第二是因为他是最典型意义上的权术家,不像诸葛亮身担丞相之职,重在治国安邦,也不像周瑜承荷将帅之任,长于领兵作战。

贾诩更无意于成为拥兵自重、称霸一方的军阀,他的身份永远在幕后,他不断地从某个将军深厚的帷幕后闪身而出,表面上是献计,却往往收到运筹帷幄的效果。

贾诩给人的感觉是,像一个把谋略本身当作一种美,只追求谋略才华之展示的唯美主义者:只要自己的计谋有用武之地,他并不在乎江山变色,他为李、郭汜出主意,也不是要真心辅佐他们。

贾诩之所以在分明看出张绣没有远大前途的前提下,仍毅然委身于张绣帐下,仅仅是因为张绣能够对他言听计从,能使他的谋略得以施展。

东汉末年,礼教已无法维系人心,喊着忠义的人往往是举着忠义的旗号,追求自己想要的东西。个人在道德失范的同时,又要面对风雨飘摇的乱世。

在这个乱世里面,个体生命没有任何保障,军阀混战、外族劫掠、强盗横行、天灾不断,在这样一个风云变色的时代,所有的道德都要让位于生存的需要。

而这些矛盾在贾诩的出生地--武威,又是尤其地尖锐突出。

僻处西凉的武威,仁义礼教的道德规范本来就淡薄,与游牧民族斗争与杂处的生验、严峻的生存环境的考验是贾诩不会去在意那些已经变得虚伪的道德,他的谋略只是关注生存,以他和他周边的人的生存为第一义,因为没有精神束缚,他可以纵横驰骋地展现自己的谋略才华。

正是在这种精神自由中,他的谋略达到了权变的极至。

贾诩是历史的一颗明星,他以时代所赋予他的性格和才华,在不自觉中摧毁了一个满目创痍的王朝体制。

旧的体制不摧毁,新的个人及个人精神便不可能诞生。

我们是无法简单地用道德的眼光来评价贾诩这个奇人的。

他像一个在乱世中游戏人生的人。

他追求权势,但小心翼翼地保护自己;他对哪个势力都没有真正的感情,冷眼看待天下的沧桑沉浮;他把施展才华看作一种乐趣,看着事件按照自己所预期的那样发展;你可以说他无情,但在那个时代,贾诩有理由选择做一个旁观者和唯美主义的权谋游戏者。

贾诩,身怀奇谋,胆识过人,阅历繁复,志节深沉。

他的品质里也许有着种种别人难以企及之处,但就客观效果而论,东汉末年的天下大乱,他难辞其咎。

当年陈寿撰《三国志》时,曾将贾诩与曹操手下最具威望的二荀(荀、荀攸)并列立传,引起了注家裴松之的不满。

此事见仁见智,我觉得若撇开道德威望,先注重影响世事的深度,则贾诩与二荀并列,并无不当。

虽然贾诩常以汉室忠臣自诩,也确曾有功于皇上,但他显然更热衷于放纵自己天赋的谋士才华,而较少计较千秋功名。

在各路军阀此起彼伏的混战中,在汉献帝由长安到洛阳的奔命过程中,在东西二京的喋血杀伐中,我们都能看到贾诩的智慧。

董卓死后,司徒王允专权。

王司徒只是一个碌碌之辈,而且不知体恤,滥开杀戒之弊,他刚刚上台就杀掉了当时的文豪蔡邕。

但风雨飘摇的汉朝江山毕竟获得了短暂的喘息机会。董卓手下部将李和郭汜,王允若本着首恶既除,协从不问的态度,则这两个手上握有兵权的家伙便会归化朝廷,如此,因讨伐董卓而起的关东诸雄不知旌麾何指,也可能权且罢兵。

中国历史在步入这一章时,虽然会略嫌平淡,但于国于民,实属大幸。

刚愎无用的司徒王允,对李、郭汜下达了追杀令。只有3000飞熊军的李、郭汜等本来也想认命了,他们决定解散部队,自己再分头向大西北逃亡。

如果这样的话则王允虽然极为不明智,却毕竟没有种下恶果,东汉政权暂时还能迁延些时日。

贾诩恰恰在此时脱影而出发表了一下宏论,李、郭汜对贾诩素来敬重,便洗耳恭听。

诩曰:“闻长安中议欲尽诛凉州人,而诸君弃众单行,即一亭长能束君矣。不如率众而西,所在收兵,以攻长安,为董公报仇,幸而事济,奉国家以征天下,若不济,走未迟也。”

当年陈胜、吴广被迫“揭竿而起“,所持的理由,正与贾诩此时的想法相同。

区别是,无论陈胜、吴广还是李、郭汜,他们都属当事者,而贾诩则完全是局外人,换言之,这一番建议,虽然可以救李、郭汜性命于一时,对贾诩则没有丝毫好处。

不然,当李、郭二人成功后欲封贾诩为“尚书仆射“,他也就不会坚决推辞了。

“此救命之计,何功之有?“贾诩话说得颇有自知之明。

初平三年六月,李、郭汜打破长安城池,王允被戮,吕布出逃,尸遍长安。

据说,董卓初死之时,三辅地区百姓尚有数十万户,经过李、郭汜的放兵劫掠,仅仅两年间,民已“相食略尽“,好一片凄惨。

一计可以危邦,片言可以乱国,正贾诩之谓也。

他侧身在杀人如麻的强盗身后,貌似蔼然文士,一面犯下滔天奇罪,一面又能成功地躲避千夫所指,这份能耐,孰能及之?

你看他以一介游士的身份闪身在某个诸侯说计道谋,甚至敢让曹操甘拜下风。

他年轻时虽也曾被人评为“有良、平之奇,初时察孝廉为郎,因疾病辞官,西还至,道上遇见氐人(游牧民族),和同行的数十人皆为他们所抓,贾诩便骗他们说:“我段公外孙也,汝别埋我,我家必厚赎之。”

当时的太尉段,因为久为镇边大将,所以威震西土,因此他便假称是段外甥吓唬氐人,氐人果然不敢害他,还与他盟誓后送他回去,其余的人却都遇害了。

史称贾诩此举是:“权以济事,咸此类也”,这个“权”字,用得颇为妥帖,体现了贾诩的深不可测。

让强盗俯首帖耳,单靠智慧肯定于事无补,靠胆量也过于笼统。

因为贾诩身上同样洋溢着一股霸气。

本站域名:

喜欢曹魏请大家收藏:(www.ythwx.org)曹魏一团火文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一团火文学推荐阅读: 抗战:从周卫国参军开始北雄带着警花闯三国给六界大佬送娇妻战枭:边关飞将法兰西之狐战国小人物大宋风华大唐逍遥驸马爷诡三国明血续南明小兵活下去诸天人物附我身开局绑架太平,我守捉三十年民国之文豪崛起吓人,群里竟都是古代大佬大唐:我安禄山绝不造反初唐小驸马大唐:熊孩子开局整哭李二乱武东晋兼济大明跃马大明抗日之精英特战队红楼小侯爷三国之白马关郎大明之建藩海外天唐锦绣乱世小王爷一剑长安开局选择宗师境,刀劈奸宦东朝英雄传风吼证道录大宋搢绅张齐贤不让江山新军阀1909小阁老崇祯十五年大唐孽子从神级选择开始的特种兵北宋大丈夫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万界征战之召唤猛将百度宅男当崇祯窃明神都锦绣大宋之极品纨绔三国之席卷天下重生之老子是董卓大纨绔
一团火文学搜藏榜: 民国投机者战国之天下纵横我姐姐实在太宠我了三国之妖才汉祚龙兴冲天皇帝传奇明帝国三国之我拐走刘备的人三国重生之战神吕布最强奶爸兵王大明至圣宋成祖大秦:刚成神祗,开局点化秦始皇狼牙兵王国破山河在大上海1909三国:从刀了张让开始大唐摘星人傲天兄弟之冰岛权宋天下魏武中兴系统派我来抗战永历十四年教官从我是特种兵开始任行太白我,军官,创建专业蓝军部队三国修改器红楼小侯爷扛枪的巨星元朝帝国风雨北宋的无限旅程锦衣行之吕敏传我比崇祯大一岁回到初唐当神仙燃晋钢铁皇朝紫岭箐梦抗日之铁血战将从士兵突击开始的征程唐时明月宋时关回到秦朝当扶苏唐朝九千岁穿越之纵横大唐明统天下三国之王者无双大宋权相热血三国之召唤猛将逍遥初唐一戟平三国兴风之花雨
一团火文学最新小说: 我真的没想当皇帝啊大宋西门笔记红楼:曹操转生,开局杀贾珍曹魏唯我独尊之二止干戈重生农门骄李想的北宋抗日之兵王纵横杀手特种兵远征军之溃兵兄弟吕氏皇朝纵横三国之我是张辽极品皇帝奉天承运超级大独裁者大宋极品国师江山如此多骄抗日之横扫天下盗宋横扫三国的东方铁骑大唐全才宋起波斯湾回到晚清的特种狙击手血帅猎日神刀铁血骠骑边戎三国之天下霸业明末资本家开国功贼大周权相抗日之精英特战队三国重生之战神吕布穿越之纵横大唐明统天下汉末帝国时代将明少年之烽火岁月祸害大清终唐正德五十年回到古代当将军大宋首席御医混在东汉末斜风逐鹿大唐天下重生三国之我乃曹昂大宋八百年第五部队之海盗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