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团火文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张四维终究还是致仕回籍了,他心心念念,恨不得立即飞回山西老家看望自己的父亲。

尽管认为朱翊镠有干预朝政之嫌,暗中怂恿李太后越过他这个次辅,而提拔申时行担任临时代理首辅,为此他感到很不开心。

但当朱翊镠告诉他,他的父亲病重在床,家里那边却没有派人通知他时,他又感到惭愧、自责、甚至是惶恐……

什么首辅次辅?什么功名利禄?都不过是虚名罢了。

世人都说神仙好,唯有功名忘不了。然而,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如果父亲真的病重了,还留恋什么权利地位?

觉今是而昨非,以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以后种种,譬如今日生。赶紧回家吧。

即便父亲没有生病,他想着也该回家看看了,确实有好多年没有回家。一生汲汲于功名,做到这个份儿上,也够了。

所以,离京的那天,张四维并没有什么遗憾,坦然地离开。

原本,他以为会有遗憾的,确实也表示遗憾过,而且气愤过,毕竟距离首辅只有一步之遥。

可现在回过头来冷静一想,亦不过如此,感觉一切随风而逝,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

离京当天,临时代理首辅申时行遵照万历皇帝的旨意,率领京城三品以上的官员全部为他饯行,可谓给足了他面子。

张四维风光地致仕回籍了。

这对于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九九的官员来说,确实是够风光的。

毕竟首辅有且只有一位,次辅让多少官员望尘莫及。

做到次辅已经超级牛逼了!

不过,总有一些官员认为他抱有遗憾、不甘、无奈……

否则,为何得知临时代理首辅是申时行而不是他时,晕倒在皇极门前又不肯走嚷着要致仕呢?

然而,那些人不知道的是,他的心态在这两天已经不知不觉中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当然,与张四维亲近的一些官员也知道,但更多的依然还是认为他的离开是被逼无奈的……

但无论怎么看,都已不重要,张四维就是离开了。

以他现在的年龄,一旦离开,返政的可能几乎为零。

毕竟,二度入阁并担任首辅,纵观大明已走过的两百多年历史,唯独前任首辅高拱一人而已。

张四维是离开京师了,但围绕他的议论却没有停止过。

无它,只因牵涉到朱翊镠这个唯一留京的亲王。

确实,朱翊镠最近的风头有点盛,存在感太强了,尽管他的所作所为几乎都是远离大众视线。

他自己当然知道大明的亲王只能够扮猪。自文皇帝之后本来也是把亲王藩王当猪豢养的。

但纸终究包不住火。

逼迫胡诚为张居正主刀,太医院郎中们都知道了。

暗中扳倒张四维,推申时行上台,也已经在宫中流传开了。

更不用说他收张鲸为徒、时不时地还出没在张大学士府……

这都不是一个王爷该做的事。

好在终于有人坐不住了。

弹劾他的三道奏本不是已经送到万历皇帝手中去了吗?围绕着他马上就要开一次廷议。

以朱翊镠嚣张跋扈的性子,届时肯定又很热闹吧。

然而,当得知廷议正是朱翊镠自己主动要求的,那些想看热闹的瓜众又很纳闷儿,感觉不正常了。

像张鲸、周佐一样,都想不明白为何朱翊镠非要找虐?

只能拭目以待了。

……

见完胡诚的当天晚上,用完晚膳朱翊镠便去了李太后那里。

尽管“廷议”是他自己主动要求的,但还是需要准备一下。

毕竟廷议确实等于找虐。

用他自己的话说,不就是找人来吐槽他吗?

他需要吐槽,需要见识,这个没错,可也不能被吐槽得体无完肤毫无招架之力吧?

他还不想马上之国就藩呢,为自己定下的目标尚未完成。准确地说,才刚刚开始呢。

……

李太后用过晚膳,通常要在花园里溜达一圈儿,然后去书房练习书法或诵读抄录佛经。

后宫女人的生活基本上都很单调,哪怕像陈太后、李太后那样高贵的主儿。

毕竟皇宫里头就这么一小块儿地方,哪儿都去不了,关键是真正的男人只有一个。

不够分。

李太后都已经过了多少年的寡妇生活,没事儿练字诵经念佛,就怕闲下来胡思乱想。

寂寞比忙碌可怕一千倍一万倍都不止,甚至比饥饿、寒冷、死亡都要恐怖。

外人都知道她喜欢书法崇尚佛宗,可有几个人真正懂得更多只是寂寞惹的祸?

如果不是因为寂寞,女人练字念经诵佛作甚?

除了为皇室大统继承人的考虑外,这也是她为什么急着抱孙子孙女的原因。有孙子孙女,至少就不用那么寂寞了。

朱翊镠去时,李太后正在书房里抄录《佛说四十二章经》。

《佛说四十二章经》的内容简短,其实就是四十二段语录。

但因为它通摄大小乘一切教义和法要,所以显得特别经典。

据说,这是自印度传到中国来的第一部重要著作。

也不知是否巧合,朱翊镠进去时,李太后正好抄到其中的那段语录:“佛言:人有众过,而不自悔,顿息其心,罪来赴身,如水归海,渐成深广;若人有过,自解知非,改恶行善,罪自消灭,如病得汗,渐有痊损耳。”

(我还是不翻译了,不然又有人说水一大段。)

这一章是《佛说四十二章经》第五章《转重令轻》。

说的是一个人有了许多大、小、轻、重之分的过失,自己需要知道悔改,转重令轻。

简言之,就是让人知错就改。

看到李太后正抄录这一章,朱翊镠第一感觉被人弹劾的事儿,李太后肯定已经知道了。

“娘。”

“镠儿来了。”

李太后应了一声,但并没有放下手中的笔,也没有抬眸看,依然在专注地写字,直至将那一章写完。

朱翊镠站在旁边观摩,世人包括后人都说李太后工于书法,想必多半是对她的夸赞之词。

以朱翊镠无比挑剔的眼光,李太后的书法水平尚不如才女徐静蕾呢,离“工”还有一段距离。

“来,镠儿,将这一段话念给娘亲听听。”李太后指着她将刚写完的佛经。

朱翊镠总感觉李太后有心,怕是故意的。

但怎么说也是亲娘,让他念他就念吧,无妨。

“佛言:人有众过……”(搞得我都不敢重复一遍了!)

……

求啊求!

喜欢不负大明不负卿请大家收藏:(www.ythwx.org)不负大明不负卿一团火文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一团火文学推荐阅读: 北雄抢救大明朝带着警花闯三国给六界大佬送娇妻战枭:边关飞将法兰西之狐战国小人物大宋风华大唐逍遥驸马爷诡三国明血续南明小兵活下去唐砖诸天人物附我身开局绑架太平,我守捉三十年民国之文豪崛起吓人,群里竟都是古代大佬大唐:我安禄山绝不造反初唐小驸马大唐:熊孩子开局整哭李二乱武东晋兼济大明跃马大明抗日之精英特战队红楼小侯爷三国之白马关郎大明之建藩海外天唐锦绣乱世小王爷一剑长安开局选择宗师境,刀劈奸宦东朝英雄传风吼证道录大宋搢绅张齐贤不让江山新军阀1909小阁老崇祯十五年大唐孽子从神级选择开始的特种兵北宋大丈夫三国:我帮刘备种出万里江山万界征战之召唤猛将百度宅男当崇祯窃明神都锦绣大宋之极品纨绔三国之席卷天下重生之老子是董卓
一团火文学搜藏榜: 民国投机者战国之天下纵横我姐姐实在太宠我了三国之妖才汉祚龙兴冲天皇帝传奇明帝国三国之我拐走刘备的人三国重生之战神吕布最强奶爸兵王大明至圣宋成祖大秦:刚成神祗,开局点化秦始皇狼牙兵王国破山河在大上海1909三国:从刀了张让开始大唐摘星人傲天兄弟之冰岛权宋天下魏武中兴系统派我来抗战永历十四年教官从我是特种兵开始任行太白我,军官,创建专业蓝军部队三国修改器红楼小侯爷扛枪的巨星元朝帝国风雨北宋的无限旅程锦衣行之吕敏传我比崇祯大一岁回到初唐当神仙燃晋钢铁皇朝紫岭箐梦抗日之铁血战将从士兵突击开始的征程唐时明月宋时关回到秦朝当扶苏唐朝九千岁穿越之纵横大唐明统天下三国之王者无双大宋权相热血三国之召唤猛将逍遥初唐一戟平三国兴风之花雨
一团火文学最新小说: 我真的没想当皇帝啊大宋西门笔记红楼:曹操转生,开局杀贾珍曹魏唯我独尊之二止干戈重生农门骄李想的北宋抗日之兵王纵横杀手特种兵远征军之溃兵兄弟吕氏皇朝纵横三国之我是张辽极品皇帝奉天承运超级大独裁者大宋极品国师江山如此多骄抗日之横扫天下盗宋横扫三国的东方铁骑大唐全才宋起波斯湾回到晚清的特种狙击手血帅猎日神刀铁血骠骑边戎三国之天下霸业明末资本家开国功贼大周权相抗日之精英特战队三国重生之战神吕布穿越之纵横大唐明统天下汉末帝国时代将明少年之烽火岁月祸害大清终唐正德五十年回到古代当将军大宋首席御医混在东汉末斜风逐鹿大唐天下重生三国之我乃曹昂大宋八百年第五部队之海盗王